如果您的浏览器未跳转,请点击此处进行游戏并领取优惠
近日,由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TC283)組織起草的GB/T 42361-2023《海域使用論證技術導則》、GB/T 42330-2023《大洋樣品管理分類代碼》、GB/T 42331-2023《潮流能發電裝置技術成熟度評估導則》、GB/T 42332-2023《海島及周邊海域地形圖測繪規范》等四項推薦性國家標準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(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)批準發布。
《海域使用論證技術導則》標準規定了海域使用論證的工作程序、論證內容、技術方法和要求,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、領海內項目用海的海域使用論證工作,其他用海論證工作參照執行。該標準由國家海洋局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牽頭起草,將于2023年7月1日起實施。
《大洋樣品管理分類代碼》標準規定了大洋樣品管理分類代碼的編碼方法、代碼結構與代碼表,適用于大洋樣品管理與服務等過程中的分類及代碼編制,其他樣品的管理分類及代碼編制可參照使用。該標準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牽頭起草,由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洋調查觀測監測分會(TC283/SC2)具體管理,將于2023年10月1日起實施。
《潮流能發電裝置技術成熟度評估導則》標準規定了潮流能發電裝置技術成熟度的等級,描述了維度信息、等級條件、階段評估和評估步驟,適用于潮流能發電裝置研發各階段的技術成熟度評估工作。該標準由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牽頭起草,將于2023年7月1日起實施。
《海島及周邊海域地形圖測繪規范》規定了海島陸地地形及海島周邊海域水深地形測繪的總體要求、技術設計、測量內容、技術方法、數據處理、成果圖編繪及檢查驗收等內容,適用于1:500~1:10000比例尺的海島及海島周邊海域地形圖測繪,其他比例尺的海島及周邊海域地形圖測繪可參照執行。該標準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牽頭起草,將于2023年7月1日起實施。
以上四項國家標準的發布和實施對于規范和指導海域海島管理、海洋能源開發利用、大洋調查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意義。
(文/湯海榮)